荷兰中央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跨境通勤者数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有近9万”跨国打工人”每日从比利时、德国等邻国涌入荷兰工作,较十年前激增超1万人。
跨境通勤版图解密
- 地理分布:60%跨境工作者聚集林堡与北布拉班特省,马斯特里赫特、埃因霍温成比利时人就业热土;德国通勤者则偏爱林堡、海尔德兰与上艾瑟尔省
- 国籍构成:荷兰籍占48%(4.3万人),比利时与德国籍紧随其后;波兰籍跨境工作者数量显著增长
- 双向流动:每日另有7.7万荷兰居民反向跨境至德比两国就业
数据背后的推手
尽管报告未明确归因,多重线索揭示真相:
- 薪资诱惑:荷兰平均工资较邻国高出12%-18%,特别是技术岗位溢价显著
- 用工荒倒逼:荷兰失业率维持3.2%低位,医疗、IT、物流行业缺口达23万个岗位
- 住房危机外溢:荷兰房价收入比达8.5倍,迫使30%首购族选择边境城镇置业
- 政策红利:欧盟跨境就业税收协定使实际到手收入增加8-15%
隐形经济引擎
跨境工作者每年为荷兰贡献约47亿欧元GDP,主要集中于:
- 物流仓储业(32%)
- 医疗护理(24%)
- 高新技术产业(18%)
专家预警:”这种人口虹吸效应正在重塑边境经济生态,荷兰企业需警惕对跨境劳动力的过度依赖。” 随着德国最低工资上调至14.3欧元/小时,2025年跨境通勤增速或将放缓。
本文由中荷商报整理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