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电子烟乱象挑战荷兰监管!算法“精准”毒害未成年人

在Snapchat上,未成年人通过搜索“vippa”、“puff”甚至“poffertjes”等暗语,就能找到电子烟卖家。平台的防控措施似乎并未奏效。医生们对此发出警告,并要求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ACM)采取强制行动。

尤其是被禁止的调味电子烟最受欢迎。在Snapchat上,未成年人使用街头俚语即可找到卖家。比如,一个13岁的孩子只要输入“shabba”或“puff”,就会出现众多电子烟卖家。即便输入“peuk”(烟头)一词,也能找到许多卖家。这是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和Antoni van Leeuwenhoek研究所抽样调查的结果。

成年人输入相同词汇时,却不会看到相同数量的卖家。算法和好友网络使得未成年人更容易接触到这些内容,LUMC病理学家、研究人员Danielle Cohen向NU.nl解释道。

Cohen和其他肺科医生在去年就诊治了至少14名因吸电子烟导致肺出血等严重症状的未成年人,其中4人一度陷入昏迷。尽管风险巨大,电子烟在青少年中依然十分流行:每7名12至16岁的青少年中,就有1人每月至少吸电子烟一次。

医生们认为Snapchat助长了这一趋势,并为非法销售电子烟提供便利。今年6月,医院和“青少年戒烟基金会”要求Snapchat母公司Snap采取措施。但实际效果有限。

未成年人平均可找到50多个卖家

首次调查显示,12至16岁的青少年平均能找到55个卖家。比如,输入“gerroes”会出现7个以上的卖家,而“vippa”和“peuk”分别能搜到5个以上。

Snapchat于8月8日采取了措施,但具体内容并未公开。Snap向医生发送了一封信,但拒绝与NU.nl分享。医生们推测平台加强了对俚语、表情符号以及家长监控的检测。

然而第二轮调查表明,青少年平均能找到的卖家数量不降反升,达到56个。尽管“gerroes”和“vippa”的结果减少,但“peuk”一词对应的卖家反而增多。Cohen指出,这说明措施远远不够。“即使是名称叫‘香烟交易’或‘电子烟送货’的账户,也没有被拦截。”

监管机构同样发现问题

虽然该研究仅基于15名青少年的小组调查,但结论与肺科医生的临床观察以及媒体采访孩子们的报道相吻合。

荷兰食品与消费品安全管理局(NVWA)同样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大量非法电子烟销售信息”,其中包括Snapchat。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敦促平台主动屏蔽或删除这些信息。”

医生们认为Snap的执行力不足,因此已向ACM提交正式执法请求,希望监管机构能采取约束性措施,甚至开出罚款。

Snapchat未充分保护未成年人

根据《数字服务法案》(DSA),Snapchat有义务采取“适当措施”保护未成年人。Snap自身的条款中也明确规定,平台上严禁包括电子烟销售在内的非法活动。

律师Laura van Gijn指出,DSA要求在涉及儿童的平台上提供“高水平保护”,而烟草等产品属于“高风险内容”。因此Snapchat并未遵守相关法律。

Snap则回应称,平台并未违反DSA,已采取“合理、适度且有效的措施”,但拒绝透露其实际成效。

Snap表示,不可能消除所有风险,但Cohen强调完全可以做得更多。“如果我们能通过青少年测试找到这些关键词,Snap自然也能做到。” 她补充说,平台完全可以删除卖家账号、封禁IP地址,防止其再次注册。这些做法已写进Snap的条款,也属于DSA的强制要求。“这样一来,活跃的卖家数量将大幅减少。”

消息来源:Nu.nl

本文由中荷商报整理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