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芳友人】飞利浦前中国区副总裁Frans: 在中国生活是我一生最美好的经历!

前言

作为荷兰最重要的华文媒体之一,多年的媒体观察,《中荷商报》我们一直体会到语言始终是中荷间顺畅沟通的“拦路虎”。

很多时候,在荷华人社区讨论度极高的议题仿若一口“焖锅”,始终囿于内部,无法让荷兰人士参与进来。而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友好的荷兰人士也需要更大平台,允许荷兰友人发表关于中国,关于华人的公允评价

如今我们正式在报纸上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板块:荷芳友人(Column)。我们将邀请曾于中国旅游、学习、工作、交流的荷兰友人,不拘主题和内容,用荷兰语写一写在中国的心得体会

《中荷商报》为之努力的原因与动力很简单:荷兰媒体在面对中国时往往有着自身的“视角”。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现在能有另一些声音的出现,或许一开始音量并不大,但这总归对于中荷之间的理解是件好事儿。

比如NOS荷兰国家电视台,把湖北标注在河北…

中国这些年同荷兰的关系不断发展,经贸联系日益加深。2022年,荷兰成为继德国之后中国在欧盟第二个千亿美元级贸易伙伴。中国驻荷兰大使谈践更曾言:中荷经贸具“压舱石”作用。两国都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但是,有些时候荷兰社会对于中国的理解还是有些“片面”

所以,《中荷商报》希望在此方面能够略尽绵力。在如今报业发展越发艰难的当下,我们不敢多做奢求,让更多的持平之论得以出现于荷兰社会,哪怕仅仅是让一小部分荷兰人听到,对于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同仁的努力都是有价值的。

同时,我们也真诚欢迎读者们的荷兰朋友向我们提供稿件,以支持我们的工作!

荷芳友人(Column)

2023年,《中荷商报》的荷兰友人(Column)栏目的首篇文章,由Frans Greidanus教授撰写,他曾任职飞利浦公司(上海)亚洲区副总裁,目前是中国浙江大学教授和蒂尔堡大学的顾问。

在此,《中荷商报》编辑部再次感谢Frans Greidanus教授在圣诞假期拨冗为《中荷商报》撰写的专栏文章!感谢~

正文开始

2000年5月24日,我乘坐的飞机平安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这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只是飞利浦公司在上海的分部中众多的荷兰员工之一,因为自从1923年飞利浦公司在上海落户后,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了。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我与中国的缘分将就此展开。往后的我会如此频繁地往返中荷之间,并在五年后,我与我的太太搬到了上海定居了7年半

在这期间,我在飞利浦公司亚洲地区担任首席技术官和副总裁的经历,成为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2005年,飞利浦公司在上海的公司坐落在上海繁华地段的写字楼,我的办公室所处楼层很高,我透过玻璃可以鸟瞰到上海的城市。

看着窗外的风景,我有时候会感叹:中国人真厉害,25年间就打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文化冲击

2005年,当我开始定居上海并且上任(飞利浦公司)后,我发现并且开始学习中荷之间的文化差异,特别是管理方面的文化差异。

比如,相对于荷兰组织机构,中国的组织机构更加注重等级制度。再比如,中国的管理文化中,没有Pondering这一概念。

对于「时间」这一概念,中荷也有所差异。在荷兰,人们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做计划,而中国人喜欢在“最后一分钟”的关头才决定哪个预约或会议优先。因此,我必须要适应比荷兰快得多的工作节奏。慢慢地,我开始适应并享受其中。

加班加点地努力工作在中国很常见,但是我努力让我的周日没有工作安排。

闲暇的时间,我与我的太太最喜欢在老上海的区域闲逛,看人们在公园里打太极,跟着西方音乐跳舞,特别是在清晨,每当上海醒来的时候(虽然上海可以说是一个不夜城),都是我对上海这个城市难忘的印象。

工作之余,我们当然也在中国旅行度假。我和太太去了中国很多省份,比如,让我们难忘的新疆塔卡拉玛干沙漠、甘肃夏河的藏族寺庙、四川的九寨沟、冬天的哈尔滨、桂林、西安、当然还有北京…如果我们想度假一周,就会去海南的三亚,那里是我们的最爱。

通过这些旅行,我们学习到了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样子。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中国的东西南北,有巨大的差异,包括文化差异,饮食差异,当然也有贫富差异。

幸运地是,我们目睹了近些年中国的贫困现象在政府的重视下的改善:现在中国没有人是在贫困线以下生活。

同时,我们也很喜欢庆祝中国新年,虽然每年日期都有点不一样。春节的时候有很多好吃的,演出节目,还有红包。中国的春运也是一个特色,全中国的人都在路上,赶着去与父母和亲人团聚。

通过在中国的生活,我和我的太太也越来越了解中-国“Het land van het Midden”,这里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也有我们一生的挚友

中美贸易争端

不幸的是,我们最近面临中国与美国在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摩擦,比如,对中国禁售一些芯片等科技产品,以此来阻碍中国的发展。

这很令人沮丧,(双方)没有合作没有互相尊重,而是选择了去全球化和对抗。这有可能是由于疫情阻碍了大家见面的缘故。在沟通与相互理解方面,彼此见面是至关重要的。

幸运的是,2023年看起来将会有改变。西方对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还时候太少,再加上对于中国持续不断的负面新闻报道,让(西方)新闻读者们很难建立起一个(对中国)既细致入微又平衡全面的观点

虽然外部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是我努力通过我在浙江大学的任教为双方搭建一个沟通与理解的(小小的)桥梁。我也努力帮助荷兰Den Bosch市和中国无锡市建立成为友好城市。

无锡代表团访问荷兰城市Den Bosch

最值得骄傲的是这里搭建的“中荷大数据产业合作平台”(het “Sino-Dutch Big Data Industry Cooperation Platform)让中荷两座城市,两个省份,多所大学建立起连接的纽带。

同时,我也很难过地看到一些荷兰城市割断了与中国友好城市的长期合作,关上共赢的大门。我坚信:更好地相互理解,尊重,共事,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好的世界

比利时人类学教授Ching Lin Pang的一席话曾经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我们只跟我们完全相同的国家或文化进行交流或贸易,我认为我们整个人类(物种)都走不远了…”(完)

编辑部征稿

– 如果大家喜欢Frans Greidanus教授,喜欢他写的这篇文章,请一定转发、分享、留言给Frans Greidanus教授点赞!

– 如果大家身边有认识类似Frans Greidanusji教授这样喜欢中国,真正去过中国,了解中国的荷兰友人,欢迎推荐我们!《中荷商报》约稿!

最新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