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智库: 四种推演“围堵”中国?世界领先优势逐渐减弱?

序言/写在前面的话

荷兰智库(The Clingendael Institute)最近给出了一份有关于未来荷兰航运业与中国发展的关联性报告:《驶向未知的未来——探索中国在未来荷兰航海物流枢纽功能的影响力》(Navigating an uncertain future —— An exploration of China’s influence on the Netherlands’ future maritime logistics hub function)。

这份报告是应荷兰基建及水资源管理部、外交部等部门要求,由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的权威专家组共同完成。

《中荷商报》觉得这篇报告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此为大家翻译以供参考。报告较长,因此本篇翻译分为上下两部分,将逐一刊载在《中荷商报》上。

读完本文非常有想法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指点江山!因为在3月24日,《中荷商报》将在举办的中荷航海物流业论坛上,邀请写出这份报告的专家组一叙,您的观点真的可以被荷兰智库听到!

上半部分,正文开始:

由于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以及中国台湾问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荷兰智库建议荷兰政府应该开始思考中国在荷兰航海物流枢纽功能的影响力,并对此提前做出规划,以便日后采取应对措施

航海物流业是荷兰的立国之本。荷兰凭借先进的物流业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荷兰可以说是“欧洲的大门”。但是,荷兰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的荷兰不能再确保其在航海物流业的领导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地缘政治的变化,更是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

该份报告推演了四种可能的情况,以两种指标作为衡量(如下图)。横轴的衡量指标为:中国对荷兰(欧洲)航海物流业的影响力,由弱到强;纵轴为全球化程度,由弱到强。

四种推演的可能性

第一种推演的可能性:

中国的“一带一路”大获成功

在这一推演中,中国确保了它在荷兰(欧洲)航海物流业的影响力。中国的“一带一路”繁荣发展,并且贸易全球化持续发展。中国获得了在航海物流行业制定规则的权力,一带一路也正如中国政府计划的那样稳步发展。换而言之,中国通过大力投资航海物流业的建设从而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从中受益。这样的新链接将促进世界贸易增长,也让中国的进出口体量更大。世界对于物流的整体需求增多,整个航海物流业繁荣发展。

同时,这也会让中国企业(比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全球网络与价值产业链中登上主导地位,欧盟也包括在其中。这也会涉及到由于综合企业导致产业聚集,中国大部分的货柜受益于欧洲的主要港口,货物流经中国的“一带一路”并且被中国的物流所垄断进而导致整个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

这一推演中,荷兰的国家战略将依存于中国。中国在从货物流动到能源转型,产业价值链到行业标准等方方面面占据主导,使得荷兰采取自主行为的能力被限制

第二种推演的可能性:

中国的“一带一路”被有限限制

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在逆全球化的情况下发展,将会产生第二种推演中的情况:中国在欧洲的物流产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其野心被钳制。第二种推演与第一种推演有很多相似性,不同之处是逆全球化遏制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发展。因此,中国的“一带一路”未能按照中国政府原本的计划推进,也未能实现整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尽管全球的贸易增长因此放缓,但是中国依旧确保住了其在欧洲物流业的强势地位。除了中国的“一带一路”,中国其他的投资也会直接进入欧洲的物流、贸易、零售、IT服务业等产业,中国的技术也因此进步。中国的运营公司因此会在欧洲与荷兰的物流业部门获得重要的地位。

这一推演中,荷兰的国家战略依旧依存于中国,尽管程度低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大获成功这一推演。在这一推演中,商品的流通经由中国和中国制定技术标准等方面,未被重点强调,但是中国对荷兰的直接投资,在能源转型、战略产业、区域贸易等领域,依旧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三种推演的可能性:

重返九零年代

在“重返九零年代”这一推演中,中国没能在欧洲的物流业锁定重要地位,且欧洲物流业重回“黄金年代”。但是,由于全球贸易继续增长,中国在除欧洲之外的地区活跃并建立了强有力的地位,因此全球化进程继续。

在这一推演中,值得引起重视的特点是沿着“一带一路”大量替代性的基础设施项目首次出现,欧洲的“全球门户”战略与G7的‘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 (PGII),以及此前的‘重建更好世界’的倡议成功推进。经济一体化在全球扩展并且不是由中国在其“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主导。保护主义和贸易战让路给自由主义。就像在1990年代,物流行业整体受益于全球化。欧洲的“玩家”可以捍卫自己的立场:而不是让中国的运营公司主导,非中国的运营公司依旧可以保持其竞争力且可以制定国际标准。

在这一推演中,荷兰的国家战略有限依存于中国,中国在欧洲的物流业影响有限, 欧洲的运营公司依旧在全球的物流业中“保有力量”,且全球贸易处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

第四种推演的可能性:

唯有本地区第一

在“本地区第一”的推演中,逆全球化和削弱的中国在欧洲物流业的影响力同时存在。与其他三个推演不同的是,伴随着地区化、保护主义分别在美国、欧洲、中国上演,这一推演的基础是“本地区第一,中国最后”。贸易壁垒和区域经济整合被强烈地政治化。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与俄罗斯正在形成一个区块,中国台海地区的形势也变得复杂多变。

民族主义滋长:欧洲民众对全球化持消极态度的占主导,其中包括了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负面情绪,导致民意施压政府必须采取‘反对’中国和‘支持’本地区的政策。因此中国对欧洲的直接投资被阻碍,转为欧洲内部开始自由竞争。结果是欧洲与中国‘脱钩’,与其他国家组成主要贸易区块。

在这一推演中,荷兰的国家战略极少依存于中国,因为中国运营公司被欧洲尽可能地排除在外。

荷兰政府将采取怎样的策略,还有待商榷。

读完本文非常有想法的朋友,一定要留言分享你的看法,指点江山!

因为在3月24日,《中荷商报》将在举办的中荷航海物流业论坛上,邀请写出这份报告的专家组一叙,您的观点真的可以被荷兰智库听到!

本文由中荷商报整理编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最新的文章

相关文章